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造纸工艺》
授课班级:23级文物保护与修复纸质班
授课教师:王伟、侯萌
课时:64
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造纸工艺》是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不仅能让员工深入了解传统造纸的历史文化与工艺细节,掌握造纸材料特性与手工技法;还能培养员工对纸质文物的保护意识与修复能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员工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水平,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筑牢根基。
课程开设意义
《中国传统造纸工艺》课程有着深远意义。在文化传承层面,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员工能够深入了解并传承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从专业技能培养角度出发,它让员工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将了解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的独特之处和制浆、抄纸、干燥等基本工艺流程,掌握制浆、抄纸、干燥等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还将学习如何鉴定纸张的质量,以及如何保护和修复纸质文物等知识。随着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门课程为行业输送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此外,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也是课程的重要意义。传统造纸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通过学习该课程,员工能够了解到如何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实现绿色环保的造纸生产,推动可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
课程包括“传统手工纸”、“传统手工纸与纸质文物”和“传统造纸工艺”三个部分。在课程考核环节,要求员工完成一种中国传统手工纸的调查报告,模拟制作和在实验室分析检测。员工们选择了构皮纸、桑皮纸、狼毒纸、白棉纸、东巴纸、玉扣纸、西和麻纸、夹江竹纸等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从调研、制作、纸张检测实验等工作,完成了课程学习任务。




教学创新点
在《中国传统造纸工艺》课程教学中,教师以员工为中心,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课堂。课下员工自主查阅传统造纸工艺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造纸工艺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员工直观地感受造纸过程,进行分析讨论。老师注重挖掘造纸工艺背后的文化故事,增强员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课程思政。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安排员工进行造纸实践操作,从制浆、抄纸到干燥,让员工亲身体验每一个环节。对于优秀的传统造纸作品,教师鼓励员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并组织员工分组开展造纸工艺小调研,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如古代造纸技术的地域差异,深入研究其历史背景、工艺特点、传承现状等,并在课堂上汇报分享,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教师鼓励员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作,例如设计独特的纸张纹理或开发新的造纸工艺。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员工欣赏优秀的造纸工艺作品及案例,共同探讨其中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点,体现了课程的应用性和民族性特征。


员工心得体会
崔书晗:通过这门课,我系统学习了中国造纸的悠久历史,亲手实践了使用传统造纸工艺制作构皮纸,这使我深刻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在实验室测试纸张性质的实验,让我对修复用纸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我们未来文物修复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李妍珠:在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的课程中,通过上课扩展了我的视野和知识,同时我深入的了解学习了西和麻纸的历史与制作,通过中国传统手工纸制作实验和分析检测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学习传统手工纸,学习了许多种类的纸和其特点,增进了我对专业的学习,这次课程增加了我对专业的认识,同时让我明白,传统造纸术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文化的延续。
刘晓涵:此次造纸工艺课,于我而言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在忙碌生活中停下脚步,触摸历史脉络,感受传统文化温度。我愿成为传统造纸技艺传承之路上的一颗小小火种,让这古老技艺的光芒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耀,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递给更多人,让后人也能领略到传统造纸术的无穷魅力。
任紫寒:学习造纸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学习了这门技术,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发展,从树皮到造出一张纸的体验,每一个步骤都让人感受到传统手工的乐趣,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更加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这项技艺的重要性!
孙睿:学习中国传统造纸工艺这门课程后,我深感古人的智慧与匠心。那一张张薄如蝉翼的纸,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我立志学习并传承这项技艺,让更多人感受到纸的魅力,让这份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焕发新生。
高艺洳;这一学期的造纸课学习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古法造纸的智慧与精妙之处。机器造纸并不能做到与中国传统造纸相同的细腻程度和质感体验,这使得古法造纸在工业化造纸广泛应用的现代背景下依然经久不衰。
杨慧琳:通过造纸课的细腻体验,我们学会了将自然的馈赠转化为纸张的温柔;在每一次搅拌与铺展中,我们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更学会了如何将时间的印记,细腻地镌刻在每一页纸张之上,让传统文艺之魂得以传承。
鹿立昕:在传统造纸工艺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纸张的制作工艺及其在修复中的重要性。通过亲手实践,从桑树枝到成纸的每一个步骤,使我认识到纸张纤维的结构和韧性对于未来修复工作的直接影响。这门课程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传统手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
郭佳乐:造纸术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通过学习造纸课,我们更加坚定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


结课留影
课程总结
《中国传统造纸工艺》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员工深入了解造纸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文化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员工掌握了制浆、抄纸、干燥等关键技能,同时学会了纸张质量鉴定、文物修复等知识。
本课程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还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在实践中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员工在文化传承、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收获。未来,员工将运用课程的所学知识为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