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课程名称: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授课教师:栾清涛、赵鹏
授课班级:2021级文创系1班、2班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通过对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和原理的讲解,使员工系统掌握地域旅游资源评估、旅游产品设计原理、市场调研方法等知识,熟知不同地域文化、自然特色与旅游产品开发的关联,并通过对课题进行概念开发设计,培养员工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
2. 技能培养:锻炼员工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创意策划及方案撰写能力,能独立完成从资源挖掘到产品成型的规划,熟练运用设计软件与工具辅助开发。
3. 思维塑造:培养员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懂得融合多元元素,平衡开发与保护,应对旅游市场动态变化,提升前瞻性判断力。
4. 职业赋能:为员工进入旅游规划、产品运营等岗位打基础,助力其无缝对接行业需求,增强职场竞争力,推动地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本课程着重于对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二)素质目标:
本课程着眼于山东在地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把开发旅游产品的原创性和实验性放在首位,重视研究保护民族的、地域的传统产品文化,并加以再设计;以旅游生活问题为对象展开课题研究,注重环保型旅游生态产品的设计;注重与其他设计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同时把产品的营销和推广纳入旅游产品设计的整体范畴之中。通过教学,使同学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设计思维及方法,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
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重难点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综合素质提升。通过这些重点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员工可以全面掌握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结合实战项目的引入实践,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思政点:
此次课程以“立足齐鲁地域文化”为基点,聚焦“发掘地域特色,助力文旅发展”的大方向。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充分融入到课程建设中,通过课程知识传授、地域特色文化熏陶、历史文化信息整合、项目实战强化四大途径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引导员工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内在德性和素养,多措并举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前期:文化品牌进课堂,赋能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课程开始分别将同学们分为
孔子美术馆文创设计、尼山圣境儒家文化文创设计、禹城市旅游文创设计、泰山女儿茶文化旅游包装设计、“超然潍坊”城市IP设计项目;
五个项目组,并邀请企业与地方导师来到课堂上进行地方特色文化宣讲与设计需求的讲解。
孔子美术馆 江馆长
禹城市 程局长
泰山女儿茶 陈部长


“超燃”更好潍坊 城市IP专项推介活动
在多次的宣讲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与企业方与非遗传承人对话交流,明确文化方向,把握现实痛点,坚定设计方向,积极的投入到与宣讲嘉宾的设计与文化畅想之中,创意热情高涨。


(二)中期:研讨点评,思辨文化旅游文创设计



项目推进到中期,老师进行分批小组式点评研讨,精确定位到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创意创新点上,客观系统的进行评价与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助力实战项目的完善与完成。
(三)后期:企业导师综合评价,产教融合项目收官
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评价
企业导师从课程所授内容与真实职场业务流程的贴合程度进行判断。评估方案是否是当下旅游市场亟需,实操环节能否切实训练员工应对企业项目中游客偏好分析、线路成本把控等关键技能,确保员工所学不脱节。
评价方式上,企业导师基本全程参与课堂汇报观察,记录员工表现;深度剖析员工课程作业、项目成果及最终赋分;定期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反馈,多维度确保评价全面客观,为课程优化提供详实依据,促使院校课程与企业需求标准紧密相连。


三、优秀作品展示:
孔子美术馆文创设计
丛榕 孔子美术馆 虚拟代言人IP形象与应用设计


课程感悟:
在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中,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针对企业方孔子美术馆的具体需求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合理的景区虚拟代言人视觉形象设计。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设计能力,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课程中,老师和企业导师对我们进行了悉心指导,他们的专业建议和宝贵经验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启发。
这次课程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佳霖 不倒孔子猫
课程感悟:
这节课以实践的形式提升着我们的专业能力水平,使得我们的认知从设计理论水平提高到了实践水平。同时这种招标会议的形式能让我们提前适应就业环境,为毕业以后的发展做准备。直接与企业内部人员的交流也能提升我们的行业认知水平,在增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宽眼界。
尼山圣境儒家文化文创设计
汤超 本物·尼山迹


课程感悟:
这次产品设计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设计师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为他人带来幸福和温暖,更可以让自己收获成就感,让我更加懂得了作为当代设计师的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平原 尼山寻迹


课程感悟:
经过这段时间的旅游文创设计课程学习,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课程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旅游文创设计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还通过一系列实践项目,让我亲身体验了从创意构思到成品呈现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
张晨旭 尼山圣境文创产品设计


课程感悟:
在本次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中,以“寻境”为品牌名,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尼山圣境的文化、自然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以创造出富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通过分析松树、云和山这三个自然元素,我感受到它们不仅是尼山圣境的自然符号,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们为我设计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通过这次课程,我深刻意识到,旅游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对自然元素的简单呈现,更是对地方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与表达。在“寻境”品牌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传递给每一位游客,让他们在享受旅游体验的同时,能够深入感受尼山圣境的独特魅力和精神价值。
王可欣 诗草之韵


课程感悟:
在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中,我对旅游与设计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感受到设计对于提升旅游体验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从游客的需求和体验出发,通过研究游客行为和心理,打造更贴合目标群体的产品。这让我认识到,设计不仅是功能的实现,更是情感的触达。旅游产品设计是传递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案例,我体会到优秀的旅游产品不仅要有吸引力,还需深度融合当地文化元素,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地方手工艺品、非遗文化主题产品,不仅是纪念品,更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这次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于官正 夫子DE日常


课程感悟:
参与尼山圣境景区的旅游文创设计课程项目,于我而言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
初涉其中,面对底蕴深厚的儒家文化圣地,压力与期待并存。为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设计,我日夜钻研尼山的历史脉络、孔子的思想智慧,从建筑的古朴形制到典籍记载的故事,皆细细剖析。在创意构思时,团队成员思维碰撞,否决诸多青涩想法,直至灵感迸发,确定以贴近年轻人喜好为核心,把儒家五常化为精巧便携文创。
从草图绘制到成品打样,历经波折。材质选择上,为还原竹简质感试遍多种纸张;造型雕琢时,反复调整孔子像摆件弧度,力求神形兼备。当最终成品陈列展示,古朴书签轻垂,似在诉说经典;萌趣 Q 版IP,引得大家喜爱,那一刻,满心自豪。
此次经历,不仅磨砺设计技艺,更让我肩负传承文化使命。未来定将这段宝贵经历化为羽翼,在文创天空续展宏图,让更多景区文化借创意熠熠生辉。
禹城市旅游文创设计
丁若木 禹乐乐


课程感悟:
旅游产品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精妙融合,需精准把握市场与游客需求,深度挖掘整合资源,并巧妙融入创意。文化与旅游的交融赋予产品灵魂与魅力,创意则是其在竞争中崭露头角的关键。
高雅莉 大禹治水飞行棋

课程感悟:
参与尼山圣境景区的旅游文创设计课程项目,于我而言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
初涉其中,面对底蕴深厚的儒家文化圣地,压力与期待并存。为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设计,我日夜钻研尼山的历史脉络、孔子的思想智慧,从建筑的古朴形制到典籍记载的故事,皆细细剖析。在创意构思时,团队成员思维碰撞,否决诸多青涩想法,直至灵感迸发,确定以贴近年轻人喜好为核心,把儒家五常化为精巧便携文创。
从草图绘制到成品打样,历经波折。材质选择上,为还原竹简质感试遍多种纸张;造型雕琢时,反复调整孔子像摆件弧度,力求神形兼备。当最终成品陈列展示,古朴书签轻垂,似在诉说经典;萌趣 Q 版IP,引得大家喜爱,那一刻,满心自豪。
此次经历,不仅磨砺设计技艺,更让我肩负传承文化使命。未来定将这段宝贵经历化为羽翼,在文创天空续展宏图,让更多景区文化借创意熠熠生辉
王昊然 禹城城市形象设计


课程感悟:
参与到实战性项目之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对于项目设计的思考让我的设计思维有了概念到落地的转换,让设计不要再飘在空中,精准击中客户与市场需求,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出具有禹城味道的城市形象设计。
泰山女儿茶文化包装设计
徐佳宜 泰山石敢当主题包装设计

课程感悟:
通过旅游产品设计课,我收获满满。与企业对接让我更加明晰了旅游产品设计的市场要素与流程,也掌握了市场调研、资源整合等方法。实践环节中,从挖掘泰山女儿茶特色到如何把特色融入包装、考虑受众群体、考虑成本,各环节紧密相扣。也懂得创新是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课程结束,培养了我的全局思维和对旅游行业的热爱,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超然潍坊”城市IP设计
李芮华 潍县萝卜IP 形象设计


课程感悟:
随着本学期旅游产品设计的课程学习结束,我有幸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旨在总结我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经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展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王雪梅 WE FOUND FOODS


课程感悟:
在这次的旅游产品设计课上,我选择围绕潍坊地域美食为主题来进行IP 形象的创作,潍坊美食独具魅力,选取肉火烧、朝天锅,鸡鸭和乐面为设计灵感与主题。挖掘这些美食特色,塑造出鲜活的 IP 形象。深入了解潍坊美食文化底蕴,探寻潍坊地域美食的独特魅力,同时加入潍坊方言的元素,使设计更具特色,富有趣味性,同时顺势创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毛绒玩具品牌,为三位IP形象设置故事线,从包装,产品,海报宣传,周边物料等多个角度,充分展示地域美食文化魅力
这门课在提升了设计能力的同时,更深刻的让我体会到非遗与文创相结合在旅游产品中的强大力量。
课程总结:
课程紧扣地域特色与旅游产业需求,全面覆盖资源剖析、市场洞察、创意构思、产品塑形到营销推广等关键环节。理论讲授,借经典案例剖析;实践环节让员工扎根本土,精准抓取卖点;项目作业里展现了旅游线路、文创精品等方案,可行性论证严谨扎实。
员工调研、策划、设计能力进阶,更锤炼出跨界融合、动态适应的创新思维。企业导师深度嵌入,凭行业灼见校准教学航向,从前沿趋势分享到成果严苛点评,为课程注入实战基因。教学方法多元,案例教学以案促思,项目驱动以做带学,小组合作凝聚众智。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搭稳校企合作实训实战平台;积极培养契合产业刚需的人才。
企业方评价:
禹城市旅游文创设计:
导师评价:落地性非常强,不是飘在“空中”的设计,对于现有的禹城设计有很强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期待项目的落地。
孔子美术馆文创设计:
关于本次尼山圣境的文创方案,我看行!一点不 “飘”,实打实能落地,把景区吃透了,从孔子讲学典故到建筑样式,都化成实用小玩意儿,工艺没难题,成本也合理,游客会喜欢。期待最终落地 。
泰山女儿茶文化旅游包装设计:
每一个都特别有创意,与不同的泰安文化相结合。对泰安其他的文化产品也是一种创新设计并且对现在的泰山女儿茶的包装设计有特别大的借鉴和参考能力,期待实物落地的样子。